Bí-su̍t故事, 所有文章

畫家與他們的產地:「畫都」嘉義

Bí-su̍t Taiwan 編輯部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昭和12年(1937)落成,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的辦公場所。今為嘉義市立美術館。(拍攝者: Pbdragonwang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圖 1. 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昭和12年(1937)落成,為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的辦公場所。今為嘉義市立美術館。(拍攝者: Pbdragonwang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3.0,)

「誰是我們地方上有名的畫家?」近年來,地方美術館陸續成立,不僅帶動起民眾對藝術欣賞的興趣,也讓人想更進一步認識在地的美術史。【圖1】然而,我們該如何去思考畫家與地方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條件培育了他們,讓美術活動得以在地方上興盛發展?美術作為在地文化發展的指標意義又是什麼呢?

第一回的「Bí-su̍t故事」要透過顏娟英老師的研究,帶大家來到「畫都」嘉義。【圖 2】在1927-1943年間,嘉義有過24位畫家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共14次特選的榮譽,但在這個城市裡竟然沒有一間專門的美術學校?

圖 2. 臺灣日日新報,第五版,昭和 13年 (1938) 10月20日

時空快轉回清朝時期,嘉義隸屬於台南,是背屏高山,面臨平原與河川,交通不太方便的農業地區。日治時期,由於環島鐵路的開通(1908),製糖與伐木業發達,特別是阿里山的檜木森林,帶動了嘉義地區產業與觀光業的繁榮。日治時期有很多人知道,1919年創立的嘉義農校,其棒球隊於1931年榮獲全日本甲子園大賽亞軍,當時嘉義市的人口只有七萬人左右。

其中,嘉義最早成名的兩位畫家:陳澄波 (1895-1947)與林玉山(1907-2004),他們不同的學習經歷足以代表嘉義地區接受現代化的典範。深入閱讀:故事一、故事二、故事三

除此之外,嘉義地區藝術風氣的高昂,不可不歸功於一位特殊的女性贊助者兼創作者,張李德和(1893-1972)。她出身西螺仕紳家庭,自小由父親親授書法,十五歲進入全台唯一的女子中學校—臺北國語學校附屬女學校(後改名為臺北第三高女),當時著名的日本書畫家鄉原古統正任教於該校。然張李德和當時並未拜其門下,反而是到了婚後於家中舉辦「琳瑯山閣詩社」,廣集詩人畫友,以書畫互相唱和,因而結識了同樣出身嘉義的畫家林玉山、林東令等,更與林玉山培養出亦師亦友的終身友誼。陳澄波也是琳瑯山閣的常客,張李德和甚至贊助他到東京參加帝展。

據說林玉山經常於晚餐後造訪琳瑯山閣,閒話家常之餘也傳授畫技,張家次女敏子、三女麗子同受其指導。1938年第一回府展時,張李德和與張敏子的作品均獲入選【圖3】【圖4】,當年報紙還特別報導一番,蔚為佳話。

圖 3. 張李德和,《閒庭》,1938,府展第一回。圖片來源:台展作品資料庫
圖 4. 張敏子,《菜花(芥菜花)》,1938,府展第一回。圖片來源:台展作品資料庫

資料來源:

顏娟英,〈モダニティーと伝統——嘉義出身の三人の美術家の物語〉,收入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美術部編,《日本における外来美術の受容に関する調査‧研究報告書》,東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2007),頁301-312。

張馨心,〈跨時代的女性菁英——張李德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林香琴,〈日治時期嘉義「琳瑯山閣」書畫雅集探究〉,《臺灣美術》97,2014. 07,頁40-63。


ღ深入閱讀ღ

畫都故事一:傳統與現代之間──嘉義畫家林玉山(上)

畫都故事二:傳統與現代之間──嘉義畫家林玉山(下)

畫都故事三:當嘉義成為世界終站──壯志未酬陳澄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