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í-su̍t故事, 所有文章

當嘉義成為世界終站──壯志未酬陳澄波


作者:顏娟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陳澄波由於家境清寒,先入私塾讀漢文,13歲才入公學校。1913-1917年就讀臺北國語學校,與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第一次在該校授課時間重疊了三年,其間石川在校內曾舉行過水彩畫展等活動(1914),故陳澄波在此時接觸過基本的寫生與水彩技法,日後也經常與石川通信,請教。

1924年4月陳澄波以特待生身份進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6年10月入選帝展的《嘉義街外》近景有著強烈而交錯的動態感,兩座小橋好像補釘般勉強地跨在爆裂開來的道路上。畫面的右端安排了一對撐傘的母女招待觀眾的視線渡過窄橋橋,左邊還有一位農夫肩挑著擔子,引導觀者更深入畫面。在石川的《福爾摩沙》中,人物和竹子林、竹子屋都是用來點綴出臺灣的風土特色。陳澄波的《嘉義街外》中,造型有些奇怪的母女,特意將陽傘拿下,好像脫帽致意,專心迎接客人,因此充滿了敘說的慾望,脫離了風景畫的主題。這一對招待觀眾的母女,偶爾也會換成父子,將不斷地出現在陳澄波後期的作品中。

一般說來,當時日本評論家對於臺灣人畫家多敘述性細節的表現,往往評價不高。大澤貞吉屢次在評論臺展,特別是東洋畫作品時,指責「畫家一逕地追求技巧,腦袋空空完全不用心思考。」[1]第十回臺展時(1936),一位日本洋畫家宮武辰夫所發表在報紙上的評論,便具體地區分在他眼中臺日畫家的差別:[2]

很快地巡視(臺展)一週也能深刻地感受到兩個民族之間,在藝術表現上清楚而赤裸裸的鮮明差別。日本人是用頭腦思考作畫,相反地,臺灣人是腦袋空空地用手創作。

他還指出,該回陳澄波的作品:

過於墮入遊藝表演趣味。總體而言,臺灣人的創作大多描寫得過多,希望今後多留意餘韻餘情的趣味。

他顯然認為,日本畫家用腦創作,意境較高,相對地,陳澄波的作品則過於戲劇性,描寫太多多餘的細節。這位畫家確實看到了事實的一面。

對於陳澄波以及所有臺灣的學生而言,學習西洋藝術必須透過日本間接管道。然而,日本學院傳統中的含蓄美與高度自我節制,對於來自鄉下,天真熱情的陳澄波無疑地是莫大的束縛。他在學校的美人畫作品,《沈思》實在像是坐立不安羞澀的的鄉下姑娘,地上的落葉好比她紛亂的心情。陳澄波在東京美術學校時,對於人體寫生課也是非常頭痛,總是想把模特兒的手或腳藏起來。【圖集:陳澄波 炭筆素描】直到1932年在上海私人的研究所內,他才改用戲謔、遊戲的線條掌握人體的動態感【 圖集:陳澄波 淡彩】。[3]

1929年,陳澄波自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他選擇前往上海。臺灣沒有美術學校,中學校也很有限。在1945年以前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的20位臺灣學生,6位留在日本繼續創作,有6位轉往中國大陸發展,回到臺灣的只有兩位幸運兒能夠找到在中等學校任教的工作,更多人放棄了創作。[4]美術家的社會功能為何?這個問題與美術家如何在現實社會裡掙得一口飯吃是息息相關的。到上海第二年,陳澄波終於全家聚在一起,過著拮据但快樂的日子。在這幅1931年《我的家庭》明顯地有著梵谷《吃馬鈴薯的人》(1885)的影子,同時,桌上放置著《普羅藝術論》與寫有他名字的信封,顯現出畫家對自己身份的思考與對無產階級的關心。

確實,陳澄波在這階段正思考著,對他而言,未來東方藝術的發展中心將不是東京而是莫斯科。[5]可惜的是,1947年3月,他才剛剛脫離日本影響,便在嘉義火車站前,國民政府的軍隊槍聲下,結束了他的生命。

台灣嘉義市中正公園(國華街) 展示陳澄波的複製畫作 (拍攝者:Mk2010,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 大澤貞吉(鷗亭生),〈臺展評 物足らぬ 東洋書の諸作 頭の出來た作家が少い (一)〉,《臺灣日日新報》,1931年10月31日,4版。中文譯文見顏娟英譯,〈第五回臺展評論〉,《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臺北:雄獅美術,2001),頁207。

[2] 宮武辰夫,〈臺展そぞろ步き 西洋畫を見る〉,《臺灣日日新報》,1936年10月29日,4版。中文譯文見顏娟英譯,〈臺展漫步觀西洋畫〉,《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上冊)》,頁257-58。

[3] 林育淳,《油彩.熱情.陳澄波》(臺北:雄獅,1998),頁96-97。

[4] 廖繼春(1902-1976)在私立教會學校長榮中學任教,陳慧坤(1907生)在臺中州臺中商業學校任教。

[5] 李淑珠,〈陳澄波(1895~1947)とその時代──《私の家庭》における「プロレタリア繪畫論」と《日本二重橋》〉,《美學》,54卷1號(2003),頁27-41。


本文內容摘錄自顏娟英,〈モダニティーと伝統——嘉義出身の三人の美術家の物語〉,收入東京文化財研究所美術部編,《日本における外来美術の受容に関する調査‧研究報告書》(東京:東京文化財研究所,2007),頁301-312。中文版內容經作者同意授權本站節錄刊登,文章著作權屬於作者。若需轉載、使用,煩請聯絡本站。

(責任編輯:楊淳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