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臺灣美術兩百年(上下冊套書)
作者:顏娟英、蔡家丘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等23人撰
出版:春山出版社[臉書粉專]
日期:2022年4月(初版一刷)、2022年5月(初版二刷)
ISBN:9786269563982
「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
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
◆
「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
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親切導覽,向來訪觀眾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
然而光是「看見」作品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策展,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本土與殖民、冷戰與戒嚴、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
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 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二章,選件共120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108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
活動照片:
《臺灣美術兩百年》新書發表會,台北:MoNTUE北師美術館,2022年4月16日。攝影:林博楷。




美術史與自我文化認同——《臺灣美術兩百年》新書講座,台中:中央書局,2022年4月23日。




為什麼需要重建臺灣美術史?——從「不朽的青春」、「光」到《臺灣美術兩百年》,台北:信義誠品,2022年5月4日。




專文導讀:
楊淳嫻(非池中藝術網編輯整理)/臺灣美術兩百年:冷戰下的藝術弈局,以及抽象與具象畫論爭,非池中藝術網,2022年4月19日。
魏竹君/主體性的開展──《臺灣美術兩百年》,漫遊藝術史,2022年6月7日。
媒體採訪:
吳垠慧,《臺灣美術兩百年》:為大眾而寫的美術史,VERSE,2022年4月15日。
邱祖胤,「臺灣美術兩百年」出版 召喚被遺忘的美術史,中央社,2022年4月16日。
吳垠慧,英雄氣短的臺灣美術史,靠你我續命: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畫顏娟英、蔡家丘,OPENBOOK,2022年4月18日。
朱宥勳,【吃書而肥】《台灣美術兩百年》,傳家寶等級的製作,一套書讓你擁有自家的博物館,朱宥勳使出人生攻擊!,2022年4月29日
小樹&SoundOn製作團隊,EP121|史觀重整 作品再現 蔡家丘與楊淳嫻談《台灣美術兩百年》,感官一條通,2022年5月06日。
那天開始,你的畫被稱為「日本畫」⋯⋯臺灣藝術家們的榮耀與陰影|臺灣美術兩百年(上),BIOS monthly,2022年5月11日。
問題是:藝術天才能在過去的臺灣活下來嗎?|臺灣美術兩百年(下),BIOS monthly,2022年5月11日。
蔡雨辰,「在認識臺灣美術史的路上,我們還要努力學習。」──專訪《臺灣美術兩百年》總策劃顏娟英、蔡家丘,OKAPI閱讀生活誌,2022年5月12日。
李拓梓,你有喜歡的台灣藝術家嗎?,思想坦克,2022年6月9日。
書評:
倪瑞宏,臺灣藝術史的女兒──讀《臺灣美術兩百年》,OKAPI閱讀生活誌,2022年6月22日。
陳佳琦,讓經典成為常識──讀《臺灣美術兩百年》,OKAPI閱讀生活誌,2022年6月30日。
相關報導:
陳德倫,疊加島嶼的歷史色層──台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保存與再發現,報導者,2022年4月13日。
吳老拍,走進台灣藝術的啟蒙之光:當台灣這個名字不再被奪走,我們才能找到回家的路,獨立評論,02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