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的台灣教育會館,曾被報紙譽為本島最初的美術館,戰後轉為給美國新聞處使用,1976年轟動一時的洪通畫展,再度將這個場地擠得水洩不通。同一地點,曾經見證過台灣美術的世代交替,也目睹重要作品為公眾所遺忘而棄置街頭。假使美術史的知識能夠更加普及,是否就不會再發生這樣的悲劇呢?
標籤: 美術館
私人收藏家與重建台灣美術史
在80、90年代形成的「古意」私人收藏家,忠誠地守護著數量可觀的收藏,與當代藝術家建立類似的長期友情兼收藏關係。而隨著他們逐漸老去,這些代表台灣文化精粹的美術作品被堆放在角落裡,漸為世人所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