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老一輩畫家中,沒有人能像呂基正那樣,給人一種十分深刻強烈的印象—繪畫、咖啡;咖啡、繪畫。他每每畫好了一幅畫,便拿到咖啡廳掛,把大自然的美景移入室中,讓多少緊張忙碌偶爾佇足的過客,心靈注入一股清泉,他覺得這樣,他的畫便發揮了作用,有了價值,賣不賣畫已是其次的問題了。
分類: 不朽的青春
高山的靈韻──呂基正筆下的奇萊山景
呂基正曾說:「看山看久了,就會有所感覺。」描繪高山數十載,在這件晚年的畫作中,彷彿也將他一生從山岳所領悟到的精神境界寄託其中。
日本、臺灣與法國:山岳畫家那須雅城的青春與夢想
懷抱著向世界發揚日本美術的夢想,親訪世界各地畫遍山岳的日本畫家那須雅成兩度來台,這幅《新高山之圖》可視作畫家離臺前的紀念,告別年少青春的紀念作。
移動的審查員──藤島武二與殖民地美術展覽會
1933年,日本近代的知名洋畫家藤島武二受邀來臺,從此展開奔波外地的審查員之旅。他抱持著怎麼樣的心態,來面對不同於日本內地的風景,以及這些挑戰藝術殿堂的新興藝術呢?
私人收藏家與重建台灣美術史
在80、90年代形成的「古意」私人收藏家,忠誠地守護著數量可觀的收藏,與當代藝術家建立類似的長期友情兼收藏關係。而隨著他們逐漸老去,這些代表台灣文化精粹的美術作品被堆放在角落裡,漸為世人所遺忘。
當男人遇上大海──張義雄的《蘭嶼紀念》
張義雄於1970年代完成的作品《蘭嶼紀念》,在畫風上有何改變? 若畫如人生,他如何處理「蘭嶼」這個帶有爭議性的繪畫主題?
南國陽光普照──西鄉孤月的末日之旅
1911年年初,浪跡天涯的日本畫家西鄉孤月(1873-1912)孑然一身來到台灣。在他人生旅途的最後時光,到底看到了什麼?
前世的情人,今世的妻子──台灣現代美術中的女性畫像
前世的情人,今世的妻子,畫家為生命中的重要女性畫下肖像,也為台灣美術史上留下多采多姿的女性圖像。